
周武王灭商后,实行分封制,把王室成员、开国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后裔封到天下各地,成为周朝的诸侯。在分封时,这些诸侯都分有爵位,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。公爵最高,男爵最低。根据现存的史料,只有一个国家属于最低的男爵一等,但它却延续了七百多年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,这个国家就是许国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 一、西周分封与许国的起源
许国的始祖被称作許文叔,姓姜、吕氏,名丁。清华简里把他记作“吕丁”。在西周初年,分封的第一位开国功臣是姜尚(又名吕望),他被封在齐国。姜尚与吕丁同宗,因此也常被人联系在一起。也有人认为吕丁是姜尚的儿子,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广泛的材料证据支持,因此并不统一。 据清华简的记载,早在周文王时期,吕丁就已经在西周任职,负责掌管刑律,即“司明刑”。周文王死后,吕丁又辅助周武王伐纣,成为西周的开国功臣之一。关于吕丁何时被封于许国,学术界仍有争议:一些观点认为是在周武王时期封的,“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”;而《封许之命》这类记载则被解读为周成王时期的事。 二、位卑地狭 许国的爵位极低,只是男爵。史书在诸侯会盟时常会点名列出他们的爵位,其中就有“许男”,说明他确实属于五等爵中的最低等级。许国的疆域也很小,现今大致位于河南许昌一带,国土约60里左右。 尽管地盘不大,许国的位置却极为重要,因为在春秋时期,这里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。最先对许国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是郑庄公。公元前712年七月,郑庄公联合齐国、鲁国对许国发起讨伐。许国难以抵挡,城池被攻陷,许国君主逃走,后来客死于卫国。郑国并未直接吞并许国,而是“奉许叔(郑庄公之弟)居许东偏”来控制局势。 三、七百年国祚的起伏郑庄公死后,郑国发生内乱,许国终于迎来一段复国的机会。公元前697年,许叔摆脱郑国的控制,率军夺回都城,击败郑国军队,重新建立许国,他就是许穆公。此后,许国与郑国结成仇敌,郑国不断派兵攻击,楚国也北上干预。 为了延续国祚,许国最终向楚国让步,公元前576年,许灵公请迁都到楚国的势力范围内,从此许国成为楚国的保护国。之后,许国屡次迁都:先迁到叶,接着迁到夷邑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,后来又迁到析邑;公元前506年,许男斯又迁都容城。两年后,郑国派兵灭掉了许国,但楚国又扶立许元公为君。此后,许国逐渐沦为楚国的附庸,进入楚国的掌控之下。公元前375年,战国初期,许国的七百余年国祚走到尽头,“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”。 来源与记录:左传、《封许之命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